过滤需求,给产品做减法

香蕉你个不呐呐
2023-10-18 / 0 评论 / 18 阅读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
一款好产品,关键是把一个功能做到极致,解决用户的最大痛点。

但在现实场景中,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产品功能变得越发臃肿,最后变成All in one的“超级App”。

或许很多时候,产品经理无法决定产品的最终走向。

但我认为,只要产品经理还相信产品的力量,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,让产品变得更好。

比如在设计中做减法,去除一些不必要或不重要的功能和元素,让产品回归本质。

本篇内容就具体聊一聊,给产品做减法可以从哪些方向尝试,供大家参考:

一、明确产品核心目标

首先,明确产品的核心目标和关键价值。了解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用户需求,确定产品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。

如果产品只用于解决用户一个核心痛点,该做什么。

这将有助于区分关键功能和次要功能,并帮助你决定哪些功能可以被减少或去除。

很多目前功能非常强大的App就是非常好地解决了用户一个核心痛点,比如微信的熟人沟通、支付宝的购物付款、小红书的好物种草等。

二、制定产品路线图

产品整体规划,用于在达成产品核心目标过程中,明确产品落地的节奏,确保每个阶段可以解决一个核心问题。

产品规划的明确和共享,有助于管理老板或业务需求,让各方信息同步、行为统一。

避免打哪儿指哪儿、看心情加功能的情况出现,降低产品由于缺少计划性变得凌乱、臃肿的风险。

三、识别核心功能,去除冗余功能

确定产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,即最重要、最不可替代的功能。

通过专注于核心功能,可以去除其他次要功能,从而简化产品。

检查产品功能列表,识别和去除不必要或重复的功能。消除冗余功能可以减少用户的困惑,并提高产品的易用性。

四、优先级排序

根据产品的核心目标和用户需求,对功能和元素进行优先级排序。

将关键功能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,确保产品的核心价值得到满足。

次要的或较少使用的功能可以被较低优先级实现或暂时搁置。

实操方法包括需求清单、需求分类、需求评审会、需求评分等。

目的是确定出需求优先级并让大家达成共识。

五、精简用户界面

简化用户界面,去除非刚需求频道、复杂的图形元素、按钮和菜单选项。

采用更简洁、直观的设计,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使用产品。

设计用户界面可以遵循用户体验五要素原则,从战略层、范围层、结构层、框架层、表现层系统化解决体验问题。

六、简化工作流程

分析产品的工作流程,寻找可以简化或合并的步骤。

通过减少用户需要执行的步骤,可以提高产品的效率和易用性。

比如在收银台页面默认选中面额最高的优惠券、月底后台系统自动对账等。

想实现这点并不容易,需要产品经理深入理解业务,才能设计出更简单、合理的产品流程。

七、考虑可配置性

为产品添加可配置选项,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。

比如频道展示样式、系统报告推送时间与表单字段都可以设计为可配置选项。

这样一来,用户可以自定义产品以满足其特定需求,而不需要内置所有可能的功能。

八、建立成本管理机制

成本管理包括六个部分:成本预算、成本计划、成本控制、成本核算、成本统计、成本分析。

在产品规划阶段,就需要制定成本计划,并有意识思考成本控制方案。

产品、设计、研发每个团队的成本都需要被细分记录,通过成本控制产品边界,聚焦核心问题。

写到最后
给产品做减法,不是一次性的决策,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。

需要定期评估产品功能,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反馈及时调整,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和特性。

通过给产品做减法,可以使产品更加专注和精简,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商业价值。

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·密斯·凡德罗提出过一个经典的设计理念——Less is more(少即是多)。

核心思想是以简约精炼代替繁复奢华,但又绝不是简单得像白纸一张。


产品思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,并通过产品化方案,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。

之前的文章,是从需求层面,给大家介绍了获得需求,给产品功能做加法的方法。

即,如何贴近用户,获取需求;如何分析需求,将诉求还原为真实需求。

但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,所以,给产品功能做了加法之后,还要收拢需求,给产品做减法。

这篇文章,将从产品定位和需求评估层面,看如何给产品功能做减法。

一、确定定位,挖掘优势,迭代产品

产品定位,我们获得需求后,落地执行前,第一个要考虑因素。

只有符合产品定位的需求,产品才具备落地价值。

因此,我们也常说:产品定位,指引着产品前进的方向。

1. 什么是产品定位

产品定位,是用户、需求、场景、边界、优势的合集,它告诉我们产品迭代过程中,要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

有明确定位的产品,会规范产品目标,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,来实现产品迭代。

而一款产品,如果没有定位,只会随着产品功能的迭代,而变得臃肿不堪,最终被市场所淘汰。

所以说,产品定位是规范产品在不同时期,为了什么对象,在何种场景下,解决了什么问题,创造了什么价值。

2. 如何确定产品定位

我们在确定规划产品时,也是从用户、需求、场景出发,但竞品也能够通过对应的方法,挖掘到对应的用户需求。

此时,我们就要利用产品定位,来区别于同类产品,突出产品的核心优势。

所以,产品定位的确定,要从产品优势出发。

下面我将从“点、线、面”的角度介绍下,如何从产品优势出发,并以此确定产品定位:

点——功能上,从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的角度出发,来确定产品定位;如,QQ音乐和同类产品相比,有版权优势,所以它的定位“千万正版音乐…”也从这个优势入手的。

2023-10-18T06:44:32.png
面——生态上,考虑是不是从上下游或与其他产品联动组合的角度,服务于用户的,并以此来确定产品定位;如,微信支付,作为第三方支付工具,就是非常依赖于微信提供的入口,所以产品从生态层面介绍自己是“集成在微信客户端的支付功能”。
2023-10-18T06:45:04.png

3. 紧跟产品定位特性

产品定位具有三个特性,我们在产品的整个周期,都需要关注着三大特性:

① 产品定位可变性

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、用户边界的扩大,而相应变化的。

所以,产品团队要定期思考产品优势、产品困境、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几个角度,对产品进行综合考虑,并及时调整产品定位;

② 产品定位差异性

一旦定位明确之后,我们就所有产品功能需求,都要尽可能与产品定位相契合。

只有顺从产品定位,利用产品优势,产品功能才有立于市场,不被竞品所模仿和超越的核心竞争力;

③ 产品定位指导性

要解决的问题太多,可资源是有限的,所以,尽可能保证每个版本只解决一个核心问题,以最大化利用资源。

而产品的版本迭代,也遵循产品定位和产品优势,解决当前产品生命周期的最需要被核心的问题,所以说,产品定位对产品进化和迭代具有指导性。

二、从必要性出发,选择收益>成本的需求

只有落地自己认可的需求,才拥有不断优化产品方案的动力。

需求在转化成产品化方案之前,除产品定位之外,还要从必要性、成本、价值等角度,对需求进行再次判断。

1. 必要性:一定要落地吗?

收到需求后,要先找到第一需求人,从用户、需求、场景这三个角度,全面了解需求。

在了解过程中,要带着问题去评估需求:“这个需求,一定要做吗?”

只有是自己认可的需求,我们才能够去说服团队,需求是要投入的。

而说服自己和团队的最好方式,是通过数据来论证需求

因此,我们在了解过程中,还需要思考需求量化的方式。

如,功能性体验优化需求,我一般会和客服明确有多少用户投诉,每天有多少用户使用;用户使用过程中每天会浪费用户多少时间,如果有1万个用户使用,那优化1秒后,这一万用户一天能够提升3个小时。

2. 成本:考虑实现成本?

判断需求是否可行,要从技术和产品角度出发,评估团队成本和用户成本给产品带来的影响,以此来判断需求是否有落地的价值。

① 团队成本

指在需求上投入的资源,包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这两块。

互联网行业,大部分产品都是虚拟产品,因此产品在没有资金成本的情况下,开发人力的投入和开发时间,就是唯一的成本。

而在工作中,我们很多需求会受困于技术难点,无法实现预期方案。

这时,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预期上线时间,或增加开发人力,来曲线救国,但效果如果不如预期,就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需求,是否真的要做。

② 用户成本

新功能上线,或新版改版,就有可能产生影响到用户使用,导致用户投诉或流失的用户成本。

用户的使用习惯是非常强大的,所以,涉及用户使用习惯的调整,要非常谨慎。

如,前段时间上线的微信8.0版本,“我的小程序”路径从下拉页面迁移到了右上角“更多”中,从二级页面变成了三级页面,也因此,让很多用户产生了投诉和不满。

而这,就是用户成本。

但在最新的8.0.2版本,又恢复了原来下拉就出现“我的小程序”模块。

这也说明了,微信这种体量的产品,在用户面前,对需求和功能的设置上,必须要更谨慎。

3. 价值:需求收益是什么?

产品价值是产品的收益,主要从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这两个层面,来评估需求落地之后的收益的:

① 用户价值

看是从能否解决用户问题,能否提高用户使用效率,是评估是否产品价值的首要因素。

前端优化、功能需求、提升产品口碑的需求,都属于有用户价值的需求。

② 商业价值

纯后台需求、数据型需求、效率优化型需求等无法直接触达用户,或用户无明显感知的需求,就需要判断需求,是否具有商业价值。

商业价值,则是通过是否“开源”和“节流”来判断的。

开源,是从团队或公司角度分析需求,能否赚钱,用户是否愿意为此功能付费;

节流,是功能上线后,能节省多少的内部资源或时间。

单独的价值和单独的成本,是难以权衡利弊的,只有当收益明显大于成本时,需求才具落地的可能性。

三、写在最后

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,要合理利用资源,让有限资源优先服务到相对重要的需求中。

所以,我们在收到需求后,落地执行前,自己要先评估需求,过滤需求。

首先,从产品定位出发,看需求是否符合产品定位,需求能否利用产品优势,为产品添砖加瓦。

其次,要从必要性、成本、收益等角度综合评估,当产品具有实现的数据支持,且收益明显大于成本时,需求才有可能落地。

0

评论

博主关闭了所有页面的评论